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0|回复: 5

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

[复制链接]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发表于 2015-8-19 13: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

  作者:yw-yves

  最近在新语丝上有几篇涉及“乙肝歧视”的文章,看过之后,还是觉得很不
解。

  本人不是从医人员,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也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也并
不惧怕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是因为很早就注射过乙肝疫苗,现在作乙肝抗原检查
时有一个阳性指标(不记得是什么了),据医生解释说这表明对乙肝有免疫力。

  按照现在的官方解释,通常抗议“乙肝歧视”的人也同意这种解释,乙肝的
传染途径是体液传感与母婴传染,通常的交际活动是不传染乙肝的,所以乙肝病
毒携带者对于周围的人群不构成传播危险。那么,这样的传染途径与爱滋病是相
同的。

  我的不解与困惑在于,既然乙肝的传染途径是这么有限,日常的交际活动不
会构成乙肝的传播,那么,我国现在有如此为数众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形成
原因是什么?SARS让我们知道传染病是可以、也应该查找传染根源与途径的,这
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被传染途径是什么?或者主要是什么?

  第二,如果乙肝的传播方式与爱滋病的传播方式确实相同,那是否可以推论
出:今后也会出现像现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么为数众多的爱滋病病毒携带者?

  因为现在的官方解释不得力,不清楚,也缺乏说服力,造成民众对于乙肝病
毒携带者的惧怕。虽然有官方文件担保,民众还是担心乙肝传染,毕竟,“身体
是自己的”,官方文件并不能够担保你不会被传染,也不会替你支付被传染之后
的医疗费,所以这种惧怕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心理也是正常的,这仅仅靠抗
议呐喊是不够的,得靠有说服力的证据。

  此外,有“乙肝歧视”抗议者给五百名院士写信寻求同情与支援,我觉得这
虽然有一定的舆论作用,而实际上却是找错了办法。因为院士并非是万能专家,
对其自身领域之外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往往所知并不多,这些院士们对于乙肝问题
并不见得有很深入的了解,他们收到信后不回复,不表态是很正常的。而且,作
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对于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不轻易相信官方的宣传,不依
据官方宣传表态,不根据官方文件确定自己的观点,也正是科学家应有的科学态
度。

  我就困惑请教过从医的朋友,也请教过从事疾病预防的朋友,但都没有得到
有说服力的明确答案,希望在新语丝上会遇到真正的专家,能够给出可信的解释。
我相信,有相似困惑的人不止我一个,如果能够有很好的解释,对于克服“乙肝
歧视”也是很有帮助的。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3: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骆老的博客里面说 他观察的乙肝大爆发是59年,60年开始的”
--------------------------------------------------------------------------------------
以上均引自肝胆相照
1  对于1的困惑我也存在,我觉得要有一个好的历史调查才好
2  我的看法是HIV经性传播比HBV要更容易得多(或者HBV几率很低)
3  “乙肝大爆发”没有在他的博客里找到,但是感染“全国半数”(据下句推测)的人确实够厉害的,最好找到具体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病毒感染者(HBsAg阳性)占人口的10%,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更多。在未曾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年人中,约有半数血清乙肝抗体阳性,这些人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而已经被清除掉了。”

综合肝胆相照贴总结: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7

1 历史原因:针灸
2 近代原因:不洁针具,输血
3 病毒原因:垂直感染,儿童期早期感染
4 可能的还不能评估原因:日常皮肤破损,性接触

值得欣慰的是,基本上,HBV传染威胁主要在胎儿和儿童阶段,在有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之后,传染威胁基本已不是问题。关键是10%的HBV携带者怎么办。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骆老的博客里面说 他观察的乙肝大爆发是59年,60年开始的”
--------------------------------------------------------------------------------------
以上均引自肝胆相照
1  对于1的困惑我也存在,我觉得要有一个好的历史调查才好
2  我的看法是HIV经性传播比HBV要更容易得多(或者HBV几率很低)
3  “乙肝大爆发”没有在他的博客里找到,但是感染“全国半数”(据下句推测)的人确实够厉害的,最好找到具体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病毒感染者(HBsAg阳性)占人口的10%,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更多。在未曾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年人中,约有半数血清乙肝抗体阳性,这些人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而已经被清除掉了。”

综合肝胆相照贴总结: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7

1 历史原因:针灸
2 近代原因:不洁针具,输血
3 病毒原因:垂直感染,儿童期早期感染
4 可能的还不能评估原因:日常皮肤破损,性接触

值得欣慰的是,基本上,HBV传染威胁主要在胎儿和儿童阶段,在有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之后,传染威胁基本已不是问题。关键是10%的HBV携带者怎么办。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3: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肝病毒经血液怎能传播1/10的人口?
转自骆抗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24faa010007wa.html

    一位网友读《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播乙肝病毒吗》一文后的疑问:如果乙肝传染主要限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那中国据说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光只有这三个途径传播的话,如此大的数目是如何产生的呢?

    病毒性肝炎有两类: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肠胃道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感染也与微量血液接种相关。

    过去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出率(相当于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10%,估计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1.2亿,占世界总数的1.2亿/3.5亿。其中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2 800万人,每年约有50万人不幸因此病病故,我们能不为防治这一疾病而尽力吗?

    我国成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地区,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病毒的因素
    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一般室温中的物体上可存活近1个月,因而有很强的传播活性。
    我国现行的病毒感染者(HBsAg阳性)占人口的10%,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更多。在未曾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年人中,约有半数血清乙肝抗体阳性,这些人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而已经被清除掉了。你说乙肝病毒的传播能力有多强?

    第二,人种学的因素
    在世界的华人中,即使新加坡很发达,也有同样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在国内,我早年对几个主要民族做过一点调查:维族感染率最低;而汉族和藏族最高,因为反映种族的语系最相近。

    第三,隐匿的血液传播十分广泛
    我国当前输血管理很严格,乙肝病毒通过输血传播已很罕见;而微量血液接种的过程十分隐匿,也十分广泛。
    隐匿的微量血液传播常不自知,如共用剃刀、剃须刀、牙刷等。美容操作(文身、耳垂穿孔、修剪指甲和理发店刮胡子等)传播可能比较普遍,理发店刮胡子发生感染尤其重要。试想一位穿街走巷的剃头师傅的刮须刀被污染了,会传播给多少人?如果发廊美容店的一枚纹眉针被污染了,会使多少位女士被感染?至于污染了土郎中的针灸针,甚至可以引起小的流行!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包括湿疹、疥疮、口腔溃疡或糜烂),可能暴露于血液或含血的体液。
    有乙肝病毒传染性的家庭成员有皮肤破损时可能沾染一些家具,洗衣机洗涤妇女内裤(尤其是月经期)易被污染。
    幼儿园的玩具传递频繁,幼儿常磕磕碰碰而受微小外伤,从而经玩具传进和传出乙肝病毒。公共场所的公用设施也可受微量传染性血液的污染。
    乙肝病毒经人与人传染,传播机制需逐一实现,在人群中一般以散发性出现。我国有众多的乙肝病毒传染源,数以亿计的感染者都是这样逐个散在发生的。
社会忽视了隐匿的血液传播,却误认为乙肝病毒是经餐饮传播的,你看错误有多大!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4: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治疗与乙肝传播——对《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一文的回复

  作者:杏林霜叶

  看到20081204期的yw-yves的《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一文,里面提出
一个疑问:既然乙肝的传播主要是母婴传播和体液传播,也就是说乙肝的传染并
不容易,那么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乙肝携带者呢,他们是如何受到传播的呢?
这个问题我在大学里学到传染病学的时候就考虑过,并且也有着相同的困惑,想
了好长时间,查了好多文献也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后来学到中医学的时候
似乎找到了答案。我认为传统的针炙治疗应该是乙肝在中国广泛流行的罪魁祸首。
可以想象,古代中国的医生们根本不会有什么严密消毒的概念,一根银针在未经
消毒的情况下,不知道要扎过多少个人的身体。如此想来乙肝在古代中国就应该
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了,只不过囿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对它没有认识罢了,然
后再经过母婴垂直传播代代相传至今。相信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认识的深入,以
及预防及干预措施的普及,乙肝在中国的患病率一定会是逐渐下降的。

  当然除了针炙这种途径外,象其它的不良卫生习惯可能也会参与乙肝的传染,
比如说,理发室的公用剃刀,一个人用完了在一块黑乎乎的布上蹭一蹭就算干净
了,就在直接给下一个顾客用。传统的中国式理发室定是如此了,但即使在今天
的花里呼哨的现代化理发室里,我也没有见到剃刀的严密消毒程序。剃刀在工作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要产生一些微小的皮肤破损,不一定要出血,病毒就有可能
随组织间液进入体内。除此之外,传统的一些其它的不良卫生习惯,如修脚、挖
耳、土法拔牙、民间的皮下针刺放血疗法等都很可能是潜在的乙肝不良传播途径。
还有象刮痧和拔火罐会不会造成乙肝传染也不好说。因此,尽量不要接受不正规
的传统服务或治疗方式,如果一定要接受的说,也一定让执业者严密消毒器械。

  以上观点,只是根据现有医学常识的一些推断性结论,没有客观实验证据,
仅供参考!

1320

回帖

1835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积分
183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4: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治疗与乙肝传播——对《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一文的回复

  作者:杏林霜叶

  看到20081204期的yw-yves的《关于“乙肝歧视”的困惑》一文,里面提出
一个疑问:既然乙肝的传播主要是母婴传播和体液传播,也就是说乙肝的传染并
不容易,那么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乙肝携带者呢,他们是如何受到传播的呢?
这个问题我在大学里学到传染病学的时候就考虑过,并且也有着相同的困惑,想
了好长时间,查了好多文献也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后来学到中医学的时候
似乎找到了答案。我认为传统的针炙治疗应该是乙肝在中国广泛流行的罪魁祸首。
可以想象,古代中国的医生们根本不会有什么严密消毒的概念,一根银针在未经
消毒的情况下,不知道要扎过多少个人的身体。如此想来乙肝在古代中国就应该
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了,只不过囿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对它没有认识罢了,然
后再经过母婴垂直传播代代相传至今。相信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认识的深入,以
及预防及干预措施的普及,乙肝在中国的患病率一定会是逐渐下降的。

  当然除了针炙这种途径外,象其它的不良卫生习惯可能也会参与乙肝的传染,
比如说,理发室的公用剃刀,一个人用完了在一块黑乎乎的布上蹭一蹭就算干净
了,就在直接给下一个顾客用。传统的中国式理发室定是如此了,但即使在今天
的花里呼哨的现代化理发室里,我也没有见到剃刀的严密消毒程序。剃刀在工作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要产生一些微小的皮肤破损,不一定要出血,病毒就有可能
随组织间液进入体内。除此之外,传统的一些其它的不良卫生习惯,如修脚、挖
耳、土法拔牙、民间的皮下针刺放血疗法等都很可能是潜在的乙肝不良传播途径。
还有象刮痧和拔火罐会不会造成乙肝传染也不好说。因此,尽量不要接受不正规
的传统服务或治疗方式,如果一定要接受的说,也一定让执业者严密消毒器械。

  以上观点,只是根据现有医学常识的一些推断性结论,没有客观实验证据,
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07:14 , Processed in 0.0753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