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读:2015年01月12日《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遵循研发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进行整合归并,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该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形成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2016年2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近期,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要求和有关工作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度重点专项申报受理工作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网络视频评审答辩阶段,那么备受瞩目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前运行情况怎样,项目申报流程是怎样?项目答辩方案如何?项目管理有何亮点?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 r7 V% m1 W7 Z" ]0 {) X
8 E/ P/ }: G3 Y& y2 M9 k5 ]+ l+ i9 V
3 V0 `$ u- t' m
一、项目编制和申报:更科学、更严密7 q0 F! ^7 J5 q& ~
在项目编制方面,去年开始,科技部向各地各行业征求建议,得到全社会各界的高度支持,收到了2400多个有关科技计划的建议。为了把大家对于科技创新的建议凝练成国家战略任务,各部门各领域专家进行了上百次会议的研讨,把2000多个建议依据国家战略规划凝练成60个左右的重点研发计划,最后还要经过战略咨询与评议委员会的评议。在申报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多处细致入微的创新。一是实行“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申报方式,先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进行首轮预评审,遴选出3至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正式申报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避免了不必要的申报准备工作。二是一个指南方向不限定支持一个项目,从而降低创新风险、优化科技发展布局。三是对项目下设课题数和参与单位数提出了明确要求,不相关的任务不能强行组合成一个项目等等。
+ l# Y9 ^, l) f( A
' w! K; D) A* Q/ l+ k
% c8 @0 n3 y: d5 B0 B0 z4 k- ~$ w4 D) {! G+ {. A8 h
二、2015-2016年度项目概况:
5 K# ]8 V% A# E据科技部资源配置和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先期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等6个试点专项基础上(重要数据:627个项目进入了答辩评审,其中242个项目通过评审进入后续管理环节,整体通过率为38.60%)。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率先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重大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启动了36个重点专项,涉及690个支持方向。该计划备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瞩目,截至目前,共受理3360个项目申请,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目前,各专项陆续进入视频评审阶段,预计6月上旬评审基本结束,力争6月底前大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经费下达到承担单位,以便尽快启动相关科研工作。
" k1 E. b) I- A. a
2 H! G7 F9 `* t* h) b4 x三、项目评审——“运动员”“裁判员”彻底分开
$ `' v0 t9 p( V此次立项评审大胆改革评审专家的遴选方式,将在统一的国家科技专家库(已有来自4900多个单位的约8.4万专家“入库,其中,企业技术专家占比15.3%,40岁以下青年专家占21.4%,40岁至49岁的中青年专家占38.9%。并不断更新)中以随机为主的方式选出人员。 据了解,答辩评审的专家组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5人,产生方式以计算机随机抽取为主。专业机构按照1∶1的比例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邀请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等单位监督。专家名单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网评专家不公开专家名单,视频或会议评审专家名单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站、专业机构官网提前一天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对于参与相关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的专家,一律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对于同一年度内多次参与项目评审的专家,系统将不再考虑。专家的遴选和使用全部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做到全程操作留痕、保证操作记录的可查询、可申诉、可追溯。5月19日上午,科技部还举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视频评审媒体开放日活动,大家通过现场实时视频观摩项目视频评审,更加深切地感受了科研项目从编制、评审到执行的全过程,据介绍,项目全面推行网络视频评审方式,从原来的现场面对面答辩改为网络视频背靠背答辩,评审专家不管“转身”还是“亮灯”都不与申报人接触。
: _- s5 t0 q: s& j U) z& @
; B9 O/ I9 x' f7 @7 f. O, i' P. o2 Z0 D* \
四、项目管理——政府决定做什么,专业机构决定谁来做
5 d) ]. [0 _; x% Q) q* O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政府部门不再具体管项目。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决定做什么,专业机构决定谁来做’。目前将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等七家专业机构承接专项的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申报受理、评审立项、检查验收等。这首批7家专业机构分别来自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等部门,之前均有管理科技项目的经验。
* D1 [0 I1 f% J" ~2 E/ @0 J
' |: u! H' ]( r- c5 l) u5 Z' P
# F2 s- g* \: l'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