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5|回复: 2

森林脑炎及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复制链接]

39

回帖

201

学分

2365

金币

VIP荣誉会员

积分
201
发表于 2016-5-30 2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是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本病是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森林及森林-草原交界地区,多发生于春夏季,又称蜱传脑炎。

森林脑炎的临床症状

森林脑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发热及感觉过敏样等。

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起病急剧,多有弛缓性麻痹或运动障碍,尤其是肩胛骨和颈部肌肉,病程10~20天,病死率较高,在未死亡的病例有部分患者会留下麻痹型后遗症,从而丧失劳动能力。


图1 森林脑炎世界分布图


图2 森林脑炎我国分布图

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

森林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蜱的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饮用未煮熟的感染有森林脑炎病毒的羊的羊奶传播。需要注意的是,蜱可以通过某些哺乳动物的携带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这些动物包括:鸟、牛、羊、马及狗等。



图3:蜱吸血前后的对比图片


图4:鸟及狗携带蜱扩大森林脑炎病毒传播范围的照片

森林脑炎的流行时间

森林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活动的高发时间也是本病的高发季节,在我国主要集中在5~8月,除冬季外,其他时间也有个别病例的报告。




森林脑炎病毒的防控

由于森林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绝大多数森林脑炎病例均有明确的蜱叮咬史,由于药物杀灭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所以预防本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手段:

1、涂抹驱避剂,使用DEET(即驱蚊胺)及驱蚊灵作为驱避剂喷涂在衣物及鞋袜表面,对蜱有明显的趋避作用,二者比较,DEET效果更加明显。


2、扎紧袖口及领口并戴可以保护皮肤的帽子,蜱不能接触到皮肤即不会发生叮咬,感染森林脑炎病毒风险也就会大幅度降低,同时,结束在森林地区的作业或旅游后,要及时检查衣物及皮肤上是否有蜱存留。



3、接种森林脑炎脑炎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森林脑炎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控制森林脑炎的流行效果显著。

本文选自:中国疫苗网

21

回帖

17

学分

559

金币

病毒学院小学生

积分
17
发表于 2016-5-31 08: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28

回帖

1

学分

193

金币

病毒学院小学生

积分
1
发表于 2016-6-15 17: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LZ辛苦了,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07:04 , Processed in 0.0626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