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家揭示为何有些灵长类动物不会形成艾滋病

[复制链接]

2359

帖子

1831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08:5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avid04224发表于 2008-11-24 16:46
http://biosky.haotui.com/thread-7301-1-10.html

      为什么有些灵长类动物感染免疫缺陷病毒不会发展成艾滋病,而人类却容易在艾滋病前屈服?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物种的免疫系统信号方式以及特殊免疫调节分子产量的不同。相关论文9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

  非洲的乌白眉猴(sooty mangabey)以及其它一些灵长类物种感染猿免疫缺陷病毒(SIV)后却仍然保持健康,一直以来科学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Mark Feinberg和同事发现,在SIV感染期间,与恒河猴比较起来,乌白眉猴的免疫系统被激活程度要低得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乌白眉猴体内,树突状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α(一种免疫报警信号)要少得多。结果,在SIV感染的初始期和慢性期,树突状细胞并没有被激活,乌白眉猴无法对SIV病毒作出明显的反应。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容易形成艾滋病的人类和恒河猴的树突状细胞很容易被HIV和SIV激活。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来源于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信号模式的种特异性差别。在AIDS易感物种中,慢性树突状细胞刺激并不能促进清除感染,反而会导致长期免疫激活,以及对于免疫系统的重大无意识损伤。这种慢性免疫激活目前已被认为是AIDS的主要驱动力。

  研究人员建议,新的治疗方案应该“掌舵”免疫系统远离过于活跃,从而免受无意识损伤。这种治疗方法可作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有益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17 05:45 , Processed in 0.10595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