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病毒学院士名录汇总

[复制链接]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3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晚风hit 于 2015-6-25 09:48 编辑

9位院士,其中已故院士3位。如有遗漏,请大家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31:16 | 只看该作者
方荣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8年10月进入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0-2004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2011年)。现任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植物弹状病毒负责细胞间运动的蛋白。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阐明了利用人工小RNA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新策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1987年以来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37:23 | 只看该作者
毛江森
病毒学家,1934年1月15日出生,浙江江山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浙江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末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为发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做出贡献60年代,研究了D20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D20对病毒作用的可能机制,增加病毒热稳定性和减少干扰素的产生建立和系统研究了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细胞干扰素产生系统70年代末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HAV),发现红面猴和恒河猴对HAV有感染与免疫反应,证明甲肝有隐性感染,发现HAV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质网中增殖,培养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H2减毒株),制成安全有效的活疫苗,为控制甲肝流行取得重大突破。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1:41 | 只看该作者
舒红兵
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1967年1月生于重庆市荣昌县。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Emory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任武汉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发现了多个在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表达I型干扰素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信号蛋白,为了解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多个负调控I型干扰素过量表达的蛋白和作用机制,这种精细调控机制避免机体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发现了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多个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为了解相关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曾获得美国白细胞生物学学会Dolph Adams奖(2004),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5),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2009),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3:01 | 只看该作者
田波
病毒学家,1931年12月25日出生,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原北农大植保系。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2001年兼任武大生科院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4至79年研究了病毒与高温对马铃薯花叶型退化的作用,发现病毒感染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产生耐病性而不发生退化。所提出的无病毒种薯生产方案,在我国广泛应用。1980年开展亚病毒研究:83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导用病毒卫星防治植物病毒病获得成功,转让给一日本公司用所设计的切割马铃薯类病毒RNA的核酶基因转化马铃薯,可阻断类病毒复制,获得抗病马铃薯。1989年涉足医学病毒,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中发现抗原肽与热激蛋白gp96的复合物,证明gp96及其N端蛋白有佐剂功能,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研究了SARS和艾滋等病毒融合蛋白的7肽重复序列与细胞融合的分子机制,所设计一种三螺旋蛋白高抗艾滋病毒。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家。1935年3月9日出生,福建龙岩人。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教授、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早期进行小麦秆锈和稻瘟研究,提出消灭越冬基地和免疫控制,解决了当地的生产问题。1973年后,系统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的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发现一种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国际稻病学界的好评报道的水稻齿矮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这些病害的及时发现,有效地控制其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烟草、蕃茄和香蕉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防治对策,报道了11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5:01 | 只看该作者
曾毅
病毒学家。1929年3月8日出生,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93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应用血清学指标可以在发病前5-1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在国际上首先从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建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都带有EB病毒的DNA和蛋白。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食物带有促癌物。发现人鼻咽部的厌氧杆菌能产生丁酸。发现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模型。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我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发现一些中草药有较高的抑制HIV复制的作用。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5:27 | 只看该作者
裘维蕃
裘维蕃(1912.5.15-2000.9.18),植物病理学家。江苏无锡人。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中国(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对植物病毒病理学以及防治基础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对北京大白菜三大病害和华北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学、流行规律以及防病增产措施进行研究,做了大面积的防治试验。提出研制抗病毒诱导剂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据此研制出NS-83增坑剂,用以抑制蕃茄和烟草病毒病取得显著抑病增产效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植物病毒学》专著。在真菌学上,是国际上最早发现异核现象的科学家之一在真菌生理和食菌分类及其栽培的基础研究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主编了《菌物学大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黄祯祥
黄祯祥(1910.2.10-1987.3.24),病毒学家。福建厦门人。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在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病毒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毒力的乙脑病毒株,并对其生态学与流行的关系、变异的某些规律、保存毒株的方法及疫苗等进行了研究发明了用福尔马林处理麻疹活疫苗的新方法。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9:46:10 | 只看该作者
高尚荫
高尚荫(1909.3.3-1989.4.24),病毒学家。浙江嘉善人。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对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家蚕脓病毒、根瘤菌噬菌体、猪喘气病原物及昆虫多角体、颗粒体病毒等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分析研究,证实了病毒性质的稳定性在国际上首创将流感病毒培养于鸭胚尿囊液中创立了昆虫病毒单层培养法,在家蚕的卵巢、睾丸、肌肉、气管、食道等组织培养中应用成功开展了昆虫病毒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为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病毒学实验室和病毒学专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31

帖子

355

学分

5613

金币

论坛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5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0:3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风hit 于 2015-6-25 10:32 编辑

饶子和(更类似于施一公那样侧重在蛋白解析方面,但重点的蛋白多是在病毒蛋白方面)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1950年9月6日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FactorⅨEGF-likeDomain与Ca2+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17 03:33 , Processed in 0.1058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