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崇敬与怀念】我国著名病毒学家李河民同志病逝。

[复制链接]

2359

帖子

1831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1:21: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著名病毒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检院离休干部,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中检所所长李河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9月29日凌晨病逝,享年94岁
       李河民同志,原名蔡川燕,台湾高雄县人,1922年6月出生。1944年9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医学专门学校,1946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至1951年为北平军管会联络员在中央卫生部防疫总队工作。1951年至1955年在原苏联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学习,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1955年11月回国,在中检所(原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病毒室工作。历任科室副主任、主任,中检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顾问,兼国家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心负责人。一直从事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系列肝炎诊断试剂标准化等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2006年离休。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省部级成果奖10余次。主编《医学生物制品学》第二版。曾任卫生部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顾问、专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主编,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务委员(1978年-1998年),全国台联会副会长、北京市台联会会长,中共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我们对李河民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地悼念,对其家属及亲友,表示诚挚地慰问。

【简介】
          李河民1922 年6 月l 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县一个手工业制造者家庭。著名病毒学家李河民从事卫生防疫、疾病预防和控制、生物制品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标准化研究工作至今已有60 年之久。历经改革开放30年风云突变,见证了中国病毒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他为中检所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20 多名,为乙肝疫苗等方面的研发、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老年时期仍奋斗在病毒研究第一线,如其座右铭所言“生命不息,报效祖国之心不止。

【学习工作经历】
毕业
        1944年9月,李河民于东京医学专门学校(现为东京医科大学)毕业后,李河民回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当时称北平),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解决人民的伤痛,尽一个医生的本份。
        1946年6月,李河民参加了白求恩医大附属医院内科的工作。不久转勤到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后来在正定一家农场里利用旧房于1948年4月成立了华北防疫处,经几个月的筹建后开始生产牛痘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和抗毒素。
        1949年10月1日后不久,他接到军委卫生部指示,任北平军管会卫生部联络员带队(5人)去察北地区调查爆发疫情的原因。
        1950 年,他任中央卫生部防疫总队大队长。
留学
        1951年,李河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苏联深造。4年的学习,使他对病毒变异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医学副博士学位。

        1955 年回国后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检所)工作,历任中检所病毒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在此期间,李河民研究员还兼任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委药械生物制品组副组长、《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毒分册副主编、《微生物学报》副总编、《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主编和名誉主编等职。李河民同志还担任过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台湾联谊会副会长兼北京市台湾联合会会长和名誉会长。
        从1956年开始,李河民带领几名青年助手,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研制乙型脑炎活疫苗的工作。最繁重的工作是选择原始毒株。并于1966年培育出稳定性和免疫性都良好的乙脑活疫苗弱毒株SA5-3株。后来采用乳小白鼠皮下连续传代的方法,使免疫性显著提高,再经蚀斑技术,终于成功地筛选到一株高度减毒、稳定性好、不易返祖而免疫原性良好的弱毒株SA14-14-1株。经卫生部批准在大范围内安全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保护效果为80%~90%。这项科研成果属于国际首创,引起国际重视,被列为1989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并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办事处主任到中国考察时,充分肯定了李河民等在肝炎研究上的成就,并经卫生部批准,确认他所领导的检定所肝炎研究室为国家肝炎研究中心。
        1981~1986年研制成功并成为顺利通过刚成立的新药审评委员会审查的第一个疫苗。血源疫苗由于原料来自带乙肝病毒人血浆,只能是过渡性制品,但其研究结果为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打下重要基础。

【研究成果】
        上世纪80年代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热潮,而且乙肝疫苗是第一个人用基因工程疫苗,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新技术把乙肝表面抗原(疫苗的主要成分)在多种真核和原核细胞中表达,以探讨可行的生产路线,因而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观点和意见分歧。李河民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会议上表示应用系统研究不同来源抗原的特征,特别免疫原性,以选择符合国情的生产和实用路线。也就是以新生儿为主要免疫对象,安全性和效果好、高产量、低成本的疫苗。他退到第二线后仍鼓励和组织年轻技术人员把课题付诸实施,约达15年之久。使用国内外8个研制单位、4个品种,以国产为主的21个批号疫苗,在规范接种对象和检测方法的条件下,对868名新生儿、2291名小学生和120名成人免疫接种观察,同时结合实验室对疫苗抗原特性和免疫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乙肝酿酒酵母疫苗抗原无糖基化,对新生儿免疫效果好,与国外同类疫苗免疫原性相同;酿酒酵母疫苗成人接种产生抗体水平低,糖基化的脯乳动物细胞(CHO)表达的疫苗抗原诱导抗体滴度较高,适合成人使用;疫苗有剂量效应,同时重组酵母疫苗在新生儿诱导细胞免疫较早是免疫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根据上述经验,李河民又主持了汉逊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其乙肝表面抗原单位表达量高于酿酒酵母10倍以上,疫苗免疫接种后产生高滴度抗体。研究结果为制定全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李河民认为肝炎的优质诊断试剂在控制肝炎的诊断、防止传播和科研中占有重要作用,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他曾负责“甲、乙肝系列标准化诊断试剂研制”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织国内9个科研和生产单位实施,并依据结果整顿了当时全国制品质量管理。还参加了“八五”和“九五”国家攻关课题研究丙型肝炎诊断试剂,在制品质量标准质控参考品临场考核方面提出了重要意见,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荣誉】
        李河民在肝炎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上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长期以来,他对我国麻疹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兽用狂犬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等研究曾提出过许多精辟并有科学预见的见解,然而他也深刻体会到新世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未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有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疫苗和诊断试剂是生物制剂,生物技术日新月异,制品质量和品种不断地在改进,中国已是疫苗生产大国,制品质量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不进则退,必须建立机制使质量和品种与时俱进。李河民虽已80多岁,但他一再强调,中国有可能也应该努力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疫苗控制传染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贡献】
        李河民1945~2002年发表的论文和专著130多篇(1994年以后发表的为100篇)。内容涵盖卫生防疫、疾病预防和控制、病毒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生物制品研制和质量控制、生物制品标准化等学科和领域。李河民在不同时期工作,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生物制品检定工作的发展历程。

桃李满天下

        继续做好做强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就是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最好的纪念。
        李河民老师,一路走好!



1054173417.jpg (10.99 KB, 下载次数: 120)

1054173417.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59

帖子

1831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1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1:33:10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章由中检院科研处刘增顺处长撰写。在此一并感谢!

1212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板凳
发表于 2016-10-8 12:15:21 | 只看该作者
乙肝疫苗事件中李大夫与赵凯院士擦肩而过。


1212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地板
发表于 2016-10-8 12:30:45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周国安,张华远,李凤祥等,著名病毒学家李河民论文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5-6 05:20 , Processed in 0.14142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