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藏在基因组中的病毒导致了渐冻人症?

[复制链接]

163

帖子

126

学分

1088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9:3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渐冻人症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俗称,是一种能够危及生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运动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患者的肌肉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大脑失去控制运动的能力。一项新的研究认为: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人类基因组中来自病毒残余的部分被激活有关,不过该结论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渐冻人症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人类基因组中来自病毒残余的部分被激活有关,不过该结论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渐冻人症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 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俗称,是一种能够危及生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运动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患者的肌肉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大脑失去控制运动的能力。罹患此病的名人包括美国棒球运动员卢·格里克(因此该疾病又名卢·格里克症)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014年在互联网上曾经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也是为了提高公众对这种疾病及其患者的了解和关注。大部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患病机理不明,但来自美国的一位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了新的线索。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Avindra Nath本来专注于艾滋病领域的研究。众所周知,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而不是DNA上。在感染细胞时,它们将RNA逆转录为DNA. 因此艾滋病患者通常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在2006年,Nath收治了一位艾滋病患者,该患者同时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意外的是,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这位患者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病情居然有所好转。这表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或许也与逆转录病毒有关。但Nath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外来的病毒上,而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些病毒或许本来就隐藏在我们的身体中。
人类基因组中有5-8%来自远古时期逆转录病毒的残余,这些片段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病毒早已失去了活性。但在2011年,Nath和合作者发现,在一些因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死亡的患者脑部,与一个这样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K有关的RNA含量高于正常人,表明这些古老的病毒很可能被意外激活。
四年后,Nath领导的团队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不仅发现因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死亡的患者脑部与HERV-K有关的另外几个基因含量也高于正常人,而且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激活HERV-K的表达能够导致神经细胞出现异常甚至死亡。因此这个来自远古病毒的基因片段很可能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但也有很多研究人员对这项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例如有人认为,HERV-K的被激活或许不是这种疾病发生的机理,而是疾病造成的结果。目前Nath的团队正在计划进行一个小型的临床试验,以确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否能够缓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的病情。

来源:科学公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超越自己,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1 18:45 , Processed in 0.12811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