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复制链接]

1212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3:4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
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轻者能自行缓解,危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
【病因和发病机制】    80%以上的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基病毒、埃
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癌疹病毒等。
    病毒自呼吸道、胃肠道或经昆虫叮咬侵入人体,在淋巴系统内繁殖后经血循环(此
时为病毒血症期)到达各脏器,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在神
经系统症状出现时,病毒血症就消失。此外病毒亦可经嗅神经或其它周围神经到达中枢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是病毒直接损伤的结果,也可是“感染后”的“过
敏性”脑炎改变,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血管及血管周围的损伤。
【临床表现】    病前l~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
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首发症状多有不同程度
的发热、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较大儿童
早期多出现精神障碍。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严重者引起
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局限性
神经系统体征,如单瘫、双侧瘫、偏瘫、截瘫、多发性神经根炎、颅神经受损、小脑共
济失调、不自主动作等。全部临床表现在起病3天至1周内出现,可持续1周至数月不等。
    实验室检查脑 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血清学
检查双份滴定度呈4倍增高有诊断价值。此外尚可作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但仍有部分病
例无法肯定致病病毒。
【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降温、止惊、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抢救
呼吸和循环衰竭。在急性期可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入,疗程不超过2周(但作用尚有争
议)。抗病毒治疗常选用三氮唑核苷,疟疾病毒性脑炎可选用阿糖腺音、无环鸟苷。输
注营养脑细胞药物,促进脑功能恢复。
【常见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2. 急性意识障碍(acuteconfusion)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 与昏迷、瘫痪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争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征  与颅内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l.发热的护理   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体温>
38.5oC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静脉补液。
    2.精神异常的护理 向患儿介绍环境,以减轻其不安与焦虑。明确环境中可引起患
儿坐立不安的刺激因素,可能的话,使患儿离开刺激源。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
错误。如患儿有幻觉。询问幻觉的内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患儿提供保护性的看
护和日常生活的细心护理。
    3.昏迷的护理 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便让分泌物排出;
上半身可抬高20~300,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利于降低颅内压; 每2 小
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痰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动作宜轻柔;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防
止因移动体位致脑疝形成和呼吸骤停。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如有痰液堵塞,立即气
管插管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
给予鼻饲,保证热卡供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镇静,因任何躁动不安均能加重脑缺氧,
可使用镇静剂。
    4.瘫痪的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卧床期间协助患儿
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使家长掌握协助患儿翻身及皮肤护理的方法。适当
使用气圈、气垫等,预防褥疮。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督促患儿
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加强保护措施,防碰伤。在每次
改变锻炼方式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正面鼓励。
5.颅内压增高征的护理参看“化脓性脑膜炎”一节。
6.康复护理参看“化脓性脑膜炎”一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2 11:16 , Processed in 0.1040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