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环球时报》近日采访了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以一个武汉本地病毒研究专家的视角,阐述他眼中笼罩在新冠病毒身上的种种疑惑。& I" F8 ]4 {. ?. M
来源:环球时报
: v$ {# ~% {% o! F1 c# z" m0 N5 h
8 b% o, E: |7 s: R2 [
2 r0 j! r+ j* M C" t蝙蝠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
) D* ? ?3 E4 o
6 a( k- U) C5 J* k0 v7 V
, z- F, o& w6 @( O# }& j杨占秋认为,目前尚无定论说明新冠病毒到底来自哪里,而业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最有可能来自蝙蝠。这是根据新冠病毒基因结构与SARS冠状病毒80%的相似性得出来的一个推论,目前没有人能拿出新的证据进行反对,因此一般认为最可能的来源是蝙蝠。但事实上,真正的天然宿主是谁并无定论。
l# s* x3 G( A$ I杨占秋指出,如果认定蝙蝠是新冠病毒天然宿主,那么病毒又是如何从深山老林里的蝙蝠身上传染到人类,中间宿主是谁,这个传染链条目前也是不清楚的。“如果在蝙蝠活体上发现新冠病毒,在找到这个客观证据之后,还要经过进一步验证,才能得出结论。” 杨占秋告诉《环球时报》,这时需要把病毒转化之后,去感染别的动物,看这个动物能不能被感染,如果这个动物被感染了而且发病,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观点成立。否则被尝试感染的动物根本不感染或者不发病,这种(传染链条)因果关系还是建立不起来。; x9 G, d) z( \. P5 x% K m# A K
杨占秋说,找到新冠病毒来源的最重大意义在于预防。“现在疫源不明,导致防控疫情仍处于被动状态下,从根本上杜绝源头仍存在隐患。”
! g& m! P0 y2 R% ^0 o8 q5 c4 ~, n% E( A* H. x
华南海鲜市场是不是疫源地?
! k ?: c' A5 k% }2 ~1 P: v- @
s5 g8 M5 g. D# o0 f; t* M# i
8 D2 h& A# x H% _! H- j“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定论。”杨占秋认为,第一批41个确诊病例中有一半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但也有很多没有去过。新冠病毒通过市场内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的可能性不能绝对排除,但另外13个病例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让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 L6 S% s( c- c“市场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现在把矛头指向蝙蝠,但是市场里并没有蝙蝠在卖,所以这些都是疑问。”杨占秋认为,比较明确的是,华南海鲜市场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导致病毒容易生长繁殖,也容易传播。“现在只能说,华南市场很可能是疫情发生的起源之一。”. ? C q7 @% \( j# e
是不是一种生化战争?! X; G6 @2 K8 a$ _; `! }
8 x) n+ f" k a. H6 E: @! i: O9 ~4 X( f4 X, ]$ @
杨占秋表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很敏感。杨占秋说他也听说过类似的传言,比如2019年10月下旬在武汉举办了军运会,而美国代表团正好住在华南市场附近的一个宾馆内。而之后的12月份,武汉出现了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于是就有人联系到这些进行猜测,认为这背后可能是一场生化战争的阴谋。. m/ Y6 f" b" m+ \1 E% _* X/ I
但杨占秋认为,这是没有办法去证明的,“类似话题也不适合在民间舆论中流传和发酵。我们只能认为这种违反伦理道德的做法,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e9 }6 S- M, F9 K
- P# b! _0 A; E4 m4 R1 O
病毒会不会是从实验室泄漏?
$ ?8 v% }8 X! s5 [6 o0 r. n/ G0 j& K0 v" i
1 @; W# W6 c( H/ R' F) g* `) ~# H& ~0 x$ f
杨占秋否认了这种说法。“我觉得实验室不可能泄漏病毒,因为武汉病毒研究所里本身没有新冠病毒,它怎么可能会泄漏呢?我们知道最早成功分离这个病毒是在北京,是由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的。而武汉病毒研究所最早没有去参与病毒分离的研究工作。”( a" v1 H; S% Q y* e
杨占秋告诉《环球时报》,P4实验室的防护措施是非常严格的,而且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武昌区,距离汉口区的华南海鲜市场至少50公里,一个在武汉东边一个在武汉西边,开车穿行市区过去要将近两个小时。“另外,如果是实验室泄漏的话,那么病例应该是在实验室周围最先被发现,不会在距离那么远的华南海鲜市场。我认为实验室泄漏病毒的可能性是没有的。”
/ S5 e( V) {6 I
! u" S8 E$ g" ?1 @8 t* H5 t新冠病毒为什么这么狡猾?8 ]7 ~3 V. D8 V9 x8 \( p& y- a
. v* B1 u4 ]0 `) \. C( W- N7 X: |: u4 s* ^; e% @4 {# }1 R5 {
4 Y+ b* a; L, _1 A$ J
杨占秋认为,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还没有完全确定,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还在研究当中。
9 L8 P! P- D* J“从病毒本身而言,不同基因特征、不同类型的病毒,其致病性、感染性都是不同的。新冠病毒威胁最大的地方在于其潜伏期过长,钟南山团队发现的病例最长达到24天,而之前感染SARS病毒大概10-24个小时就发病了。”杨占秋认为,潜伏期长,说明新冠病毒适应新的宿主的过程比较长,等到病毒适应了宿主之后才会导致后者发病。
" s% G# v# s2 l$ E. h! g- H: K# J2 V' k; `. y
是病毒在有意隐藏自己吗?杨占秋表示,“我们只能说,新冠病毒适应新宿主的能力差一些,因此表现为潜伏期也比较长,但因此带来的最大威胁就是潜伏期内没有症状的传染大量发生。另外,从基因分类来讲,新冠病毒的特点就是进化较快,进化快说明这类病毒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7 u8 ^+ ]6 O; r: [. K8 f1 a: ]
: e% e! g& [/ D" l% H& O! Z5 f
i9 E4 u1 y$ Z) |新冠病毒会有特效药吗?
) W" {/ v1 t" f7 J! i1 S2 t% x+ T: j9 I9 F
“新的病毒被发现后,都可以找到能把病毒杀死或者抑制病毒繁殖的药物,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短期就能研制成功的。”杨占秋强调说,“所有抗病毒的药物都有一个特点:对病毒有效果,但对人体也有杀伤作用,即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因此,所有的抗病毒药物都有毒性作用,只是权衡治疗效果与毒性作用哪个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E# f3 X! r# {& ~2 R% Z, o( ~
" U4 [; Q1 U3 c. e' ?$ Y' b来源| 环球时报
( f: q. F) j0 y编辑| rojj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