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科研人员颁奖。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和“聚集诱导发光”两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里就让小编带您在浩如烟海的SCI数据库中一起探寻这两项成果的重要贡献者唐本忠和李家洋两位院士的身影。
1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在解析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制上做出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
李家洋在过去的10年中(2008年至2017年),共有64篇科研论文(Article)与综述(review)被SCI数据库收录,其中高被引论文12篇。这些论文获得了超过4700次的引用,其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53倍。
李家洋院士于2014年,入选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李家洋院士近十年来的SCI论文发表情况 李家洋院士近十年来的SCI论文被引用情况
2 2001 年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课题组首次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现象,即化合物在稀溶液中几乎不发光,但在聚集态或者固态时呈现很强的荧光发射。具有AIE 性质的化合物从根本上解决了聚集导致荧光猝灭的难题,因此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唐本忠院士在过去的10年中(2008年至2017年),共有646篇科研论文(Article)与综述(review)被SCI数据库收录,其中高被引论文49篇,热点论文1篇。这些论文获得了超过3万次的引用,其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7倍。
唐本忠教授于2014年至2017年,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两个领域连续四年获得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聚集诱导发光合成物的合成、性质和用于细胞成像”作为重点热点前沿入选《2015研究前沿》报告。 唐本忠院士近十年来的SCI论文发表情况 唐本忠院士近十年来的SCI论文被引用情况
相关注释 “高被引科学家”:其遴选基于客观的引文数据,体现了高被引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全球同行的支持、影响、启发与挑战。高被引数据展现了某学科领域中的科研人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全球同行的集体认可。 高被引论文:过去10年中所发表的,在统计时间点,被引次数在同年同学科中达到该学科的前1%; 热点论文:近两年内发表,在统计时间点,近两个月的被引次数达到该学科的前0.1%的论文;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一篇文献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是通过其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文献类型、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文献的期望被引次数获得的。 本文作者: 科睿唯安解决方案专家 王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