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校友,您好!
六十风华,峥嵘岁月,忆往昔弦歌犹绕耳;一心同舟,芳香桃李,看今朝华章倍舒心。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经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各位校友在实验室伏案工作的身影是研究所深刻的记忆!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位的付出与支持。
我们期待再次听到各位校友的近况,看到你们的笑脸。研究所拟于2016年6月6日至6月7日召开“微生物与健康”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具体通知请见下文),并邀请各位校友回所共叙往昔,畅谈未来。同时各年级原班委亦可借此机会组织同学再续同窗友谊。
各位校友可通过邮件(yjs@wh.iov.cn)或电话(027-87198366/87199143)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取相关会议通知和参会回执,以便我们做好会议接待工作。 具体安排详见第二轮通知。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校友工作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生处 二〇一六年五月九日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介绍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座落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使命定位是针对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与公共安全的战略需求,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及新兴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突破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农业环境安全的前沿科学问题,显著提升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疫苗、药物以及农业微生物制剂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技术转化能力,全面提升应对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应急反应能力,为我国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贡献。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病毒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实现研究所科技创新的整体跨越,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病毒学研究机构。
科研布局上设有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微生物菌毒种资源与应用中心、病毒病理研究中心和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共设有34个研究学科组。拥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共建)、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中科院农业环境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病毒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病毒资源科学数据库等研究技术平台。同时,武汉病毒研究所还是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和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挂靠单位。2012年成立的武汉病毒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由分析测试中心、BSL-3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网络信息中心组成。管理系统设置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科研计划处、财务处和研究生处等五个职能部门。
“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保藏有各类病毒1300余株。创建了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我国唯一的“中国病毒标本馆”,集学科性、特色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第一批“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武汉病毒所现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授予点。目前拥有在读研究生253人,其中博士生124人,硕士生129人。主办的《中国病毒学》是我国生物学医学核心期刊和病毒学权威刊物,长期被美国BA、CA等国内外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
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66人,其中科研岗位189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达到81%。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跨世纪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
武汉病毒研究所将秉承“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所风,在宁静、优美、和谐的科研环境中创造祖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努力为我国病毒学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