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 发表于 2015-12-10 14:11:06

《柳叶刀》发布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负担研究团队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IHME)合作开展的“中国1990至2013年分省死因别死亡率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于《柳叶刀》(Lancet)上发表,该研究的发现对中国未来的公共卫生的重点发展方向有重要借鉴意义。
    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发现
    中国在提高预期寿命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同地区之间的预期寿命差异在缩小,但男女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 2013年上海市的预期寿命为82.8岁,在全国位列第一,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0.2岁,女性为85.2岁。这些数字与世界上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相当。
    浙江省预期寿命1990年为72.2岁,仅次于上海、香港、北京、澳门和江苏,排第六位,到2013年增长8.7岁,为80.9岁,仅次于上海、天津、北京、澳门,排第五位。全国的预期寿命都所有提高,普遍认为,这与日益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更加完善的孕产妇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有省份死因构成均由传染病向慢性病转移,但在不同地区的转移程度存在差异。2013年全国导致寿命损失年(YLLs)的前10位疾病为卒中、缺血性心脏病、道路交通伤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肝癌、胃癌、先天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和肝硬化。其中,浙江省造成YLLs的前10位疾病为卒中、道路交通伤害、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肝癌、缺血性心脏病、胃癌、跌落、结直肠癌和先天性疾病,道路交通伤害跃居第二位。
    1990-2013年,中国报告的死亡个案从860,000上升至910,000,但是年龄标化的死亡率却下降了33.1%。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从590,000上升至790,000,但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了25.7%。79种慢性病种,有43种的年龄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包括脑血管疾病、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各省份间主要疾病的死亡水平不尽相同,以脑血管疾病为例,作为绝大部分省份的首位死因,西藏最高(242.0/10万),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较低,香港最低(53.4/10万);中国卒中标化死亡率略有下降,从199.7/10万降到157.3/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北方地区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黑龙江最高(192.0/10万),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相对较低,浙江最低(44.5/10万);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从点值上看是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5)00551-6/abstrac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叶刀》发布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